《七律•出尔反尔》
中美关税谈判刚带来短暂缓和,美国就连发两道制裁,中方反将一军!
最近,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中美经贸高层会谈上,双方达成了降低双边关税的共识,似乎为长期紧张的关系带来了些许缓和的曙光。然而,就在这场看似友好的谈判刚刚落幕之际,美国却迅速掀起了一轮新的制裁措施,将原本的“和解饭”化为“武器”。
这种双重标准显露出的,不止是美国Z府的摇摆不定,更是一种战略焦虑。当前,中美之间的博弈已经从单纯的关税战升级为科技战、能源战的复合型对抗。对于中国而言,看似是单纯的关税数字变化,实际上背后隐藏的是对全球供应链主导权及国际规则制定权的争夺。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反击也是毫不含糊。继降税声明后不久,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就召开了会议,部署对战略矿产的全链条管控,这意味着中国在关键领域的自主可控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早在今年2月,中国便开始严格限制稀土、钨、铋等战略资源的出口,而此次措施的出台更是彰显了中方捍卫自身资源安全的决心与行动力。不难看出,中国并不打算在美国的压力面前轻易妥协。
随着时间推移,中美在经贸上的博弈愈加复杂化。特朗普选择在此时施加压力,试图通过对中国的制裁为的伊核谈判增加筹码,这种想法明显带有自我中心主义的色彩。然而,正如一些分析人士所指出的,特朗普想要在全球的舞台上扮演“裁判”的角色,却未必拥有应有的资格。中美两国之间正常的贸易往来,理应不受外部因素干扰,尤其是单边制裁这样的手段。
而此时,中国的回应则是一种坚定而克制的态度。在继续保持与美国的沟通与谈判意愿的同时,中国也明确表示不会做出无底线的让步。面对来自美国的压力,中国不仅强化了自身体制内的技术研发投入,还通过强化稀土的管控,展示了自身在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如我们所知,美国国内的稀土产业已经陷入困境,市场依赖于中国的稀土提供,而此时美方却在施压,这显然是对自身未来发展不利的选择。
未来三个月,中美能否在经贸上达成真正的共识,关键在于美国是否能够放下单边主义的标签,真心实意地寻找合作的基础。若美国继续以强压政策对待中国,那么中国的反应必然会更加坚决。毕竟,全球经济的问题,恰恰需要通过协商与合作来解决,而不是通过制裁与对抗不断加剧的矛盾。
总结来看,日内瓦的降税协议仅仅是中美博弈的开端,双方在未来的交锋中都需要谨慎应对自己的策略。或许,美国应当意识到,依靠单边规则与制裁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只会促使中国加速自力更生,逐渐走向更加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而中国这一侧,则需在加强自身力量的同时,寻求与其他国家在更广泛领域的合作,以期在国际经济的变革中占得先机。
因此,在中美两国的博弈中,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是合作与共赢的可能,而非无休止的对抗。
王庆位
言而失信是通遗,反复无常意怎为?
关税和谈方落幕,新施谋策变奇仪。
规章自定充裁判,据实回攻立铁碑。
战略物资全监控,共赢合作看谁疲!
2025.0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