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
《七律•端午感怀》
发布于2025-05-31 00:22 点击:103 评论:0 作者:古昊先生
《七律•端午感怀》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端午节,本是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又称为龙舟节、重午节等,是中国及一些东亚国家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起源于上古时代的天象崇拜,另一种则是起源于对古代爱国诗人的纪念。
       1. 天象崇拜的起源
       端午节最初的起源是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的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据《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上古先民以“龙”为图腾,并选择在端午进行拜祭,端午节在当时其实是拜祭龙祖的节日。这一说法主要是基于古代的天象观测和历法知识,苍龙七宿的出没周期与一年四时周期相一致,春季于东方抬头,夏季于南方腾升,秋季于西方退落,冬季隐没于北方地平线下。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高悬于正南中天,处在“正中”之位置,喻事物处于最鼎盛状态,乃大吉大利之天象。
       2. 对古代爱国诗人的纪念
       另一种说法是端午节起源于对古代爱国诗人的纪念,其中最为广泛的故事是纪念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以上两种说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端午节的来历。无论是天象崇拜还是对古代爱国诗人的纪念,都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国精神的传承。

王庆位


端阳五月泛龙舟,重午来源古九州。
吉利飞龙腾四海,感怀屈子吊沙洲。
汨罗江水隐贤士,遥祭人群望远流。
不朽精神传万代,高歌盛赞壮心酬。

2025.05.31
点赞(1)
打赏
向编辑推荐
分享:
最近访客

zlzt

发表评论
回复: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评分:               
内容:
呼朋唤友(@好友)
    
举报不良评论评论列表
古昊先生 男 72岁
石家庄 桥西区
注册会员
注册日期:2024-12-11
最近登录:2025-08-04
作品数量:795
空间人气:60001
粉丝人数:11
关注的人:14
最新帖子
七言排律·万...  04/22白龙马赋  03/13七言排律·古...  08/13《曾公国藩赋...  08/20太湖山好水甜...  05/3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