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
春燕茶赋
发布于2025-07-09 13:43 点击:55 评论:0 作者:周宜章
白河有茶,名唤春燕。色如绿玉、味醇香浓。

春 燕 茶 赋

 *周宜章

时维乙巳仲春,序属清明前五日。余循汉水入白河,见千仞危崖间星点翠芽破寒而生,恍若春燕衔绿掠过铁色山棱。此地峰削如剑,土薄似纸,然"春燕"茶名动秦巴,香冠终南。乃知天地化育之妙,常在险绝处藏真味,遂以茶为经纬,勾画这方山水的骨血精魂。

 溯其源也,女娲炼石补天时,遗赤玉于白石河床。亿万年激流冲刷,将补天余烬碾作朱砂土;九千场雷霆劈凿,把断崖褶皱刻成茶叶指纹。茶根扎进片麻岩裂隙,吮吸造山运动封存的古海水盐晶;芽尖刺破火山灰积层,采撷第四纪冰川消融的纯净月华。最老茶树生于鹰隼难栖之绝壁,虬根缠石如甲骨文字,记载着《禹贡》"厥贡璆铁银镂"的隐秘注脚。

观其萌也,立春后第七场山雾最是销魂。云海自汉江蒸腾,遇冷成霰,借峭壁回旋之力揉捻成纱。茶芽在雾幔中舒展旗枪,叶背绒毛凝结《水经注》残句,叶脉网罗《茶谱》佚篇。采茶女腰系藤篓攀援石隙,指尖温度将晨露淬成银针,每掐断一茎新芽,岩壁苔藓便渗出青铜器铭文状的汁液——那是秦巴山地与荆楚云气千年媾和的信物。

察其制也,古法新技交融如阴阳鱼图。萎凋须借张良隐居紫柏山时遗留的八卦地气,摇青必用诸葛亮屯田时改良的汉江季风。炒茶铁锅形似战国巴式钺,温度曲线暗合二十八宿轨迹。老师傅赤手入锅揉捻,掌纹与茶青经络共振,将汉调二黄的高亢、汉阴民歌的婉转悉数封存叶肉。烘焙用青冈木明火,烟缕状若《石门颂》摩崖笔画,把茶香炼成可携带的山魂。

论其瀹也,须取天池岭雪水。此水冬孕于冰斗,春化于云根,夏藏于玄武岩罅。紫砂壶倾注时,水面浮起汉代鎏金铜蚕纹样;盖碗初启处,蒸汽幻化出唐宋茶马古道图卷。头汤金毫舒展如鸿蒙初辟,二沸兰香迸射似群仙夜宴,三泡岩韵绵长若屈子涉江。饮至七碗,忽觉百骸通明,耳畔响起《诗经·秦风》"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亘古回响。

考其史也,茶烟浸透千年文枢。战国巴人岩画间,犹见先民以茶祭白虎;北宋耀州窑残片里,尚存青瓷刻"白河春早"字样。张骞持节出使,囊中茶末曾慰西域乡愁;怀让禅师弘法,锡杖所指处茶树忽放异香。最传奇者,1935年红二十五军途经茶山,伤病员饮茶三日竟愈,徐海东将军叹曰:"此非草木,乃秦岭精血也。"

赞其兴也,古枝今发奇花。北斗导航的无人机穿梭梯田,以褚遂良楷书笔意精准施肥;分子实验室里,茶多酚正重组成抗癌新药的化学《兰亭序》。抖音直播间中,百岁茶娘用汉调桄桄唱诵陆羽《茶经》;跨境专列货柜内,茶饼与AR茶具共载"一带一路"长风。更见茶旅小镇里,日本茶道家长跪老茶树前,将千利休"和敬清寂"写入秦巴烟雨。

嗟乎!此物聚四时精魄:春采其锐,夏蓄其势,秋藏其骨,冬孕其神。自先民刀耕火种,至今日科技兴茶,六千载草木春秋,三百里白石风月,皆凝于此盏金汤。余置茶席于界岭之巅,见云海那头,西康铁路新线如银梭穿山而过,满载春燕茶的冷链专列正驶向欧亚大陆桥。忽有所悟:所谓薪火相传,非独守古法,更在开新境。遂取今晨初采的明前芽尖,以汉水瀹之,祭天地,敬先民,待寰宇知音。

点赞(0)
打赏
向编辑推荐
分享:
最近访客

瀚海一帆

发表评论
回复: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评分:               
内容:
呼朋唤友(@好友)
    
举报不良评论评论列表
周宜章 保密 0岁
注册会员
注册日期:2025-06-17
最近登录:2025-07-25
作品数量:16
空间人气:906
粉丝人数:0
关注的人:1
最新帖子
七言排律·万...  04/22白龙马赋  03/13七言排律·古...  08/13《曾公国藩赋...  08/20太湖山好水甜...  05/3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