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之行八咏
发布于2025-07-26 21:52 点击:8
评论:0
作者:王山木
黔东南之行八咏王宏
七月十八至二十日,凤冈作协诸友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开展“追寻红色印记,赓续文学初心”文学采风之旅。首至黎平翘街,谒黎平会议会址。此处乃红军长征首开政治局会议之地,青砖黛瓦间,犹存往昔峥嵘。煤油灯畔,曾照决策之光;文献卷中,犹存铿锵之韵。泛黄典籍、斑驳灯盏、简陋几案,皆为历史见证者,令我等切感革命先辈于危局中坚守信念、在迷雾中勇毅抉择之磅礴魄力。
既缅先烈之伟绩,复品人文之丰姿。访地扪、肇兴、黄岗侗寨,但见鼓楼耸翠,风雨桥横,飞阁流丹间聆听侗族大歌之天籁,其声悠扬,若云间落瀑,绕梁不绝。至岜沙苗寨,观“中国最后持枪部落”之风貌:枪刀随身,尽显剽悍本色;镰刀剃头,传承古老技艺;祭拜古树,深蕴生态哲思,一寨风情,尽展苗族文化之原真性。又临隆里古镇,探六百年屯堡遗韵,青砖石巷间,犹见明代屯兵之制;雕梁画栋里,尽现汉风之萃。昔余秋雨誉之为“汉文化孤岛”,今临其境,方知其言不虚,历史沧桑与人文积淀在此交相辉映。
此次行旅,既溯红色根脉,又揽民族风华,目之所及,皆成诗材;心之所感,俱化文思。余不揣浅陋,遂成诗词曲八咏,以记此行之所得,兼抒怀想于万一。虽笔力未逮,然拳拳之心,愿与诸君共鉴。
水调歌头·隆里采风
古城枕云岫,兵堡锁江流。残垣门第相倚,王氏影犹遒。遥想戌楼吹角,十万甲兵屯戍,血汗浸兜鍪。壁垒认遗堞,故迹记荒丘。
抚砖石,追往迹,意难休。百年屯堡,风雨未蚀旧风流。犹念三槐德泽,似见旌旄传绪,浩气满汀洲。我等登门后,文韵影长留。翘街
黛瓦连甍势欲腾,百年烟霭气峥嵘。
黎帷一捩开新宇,赤旆长驱破远征。
深巷雕棂凝火色,初心丹脉续云旌。
采风蹑步追遗迹,如炬精神励后生。
念奴娇·地扪人家
地扪佳境,有清泉数眼,碧流萦洌。侗寨核心风水处,彩画鼓楼檐叠。木舍依山,溪桥渡影,仓廪凌空列。防虫防火,巧思遗韵如诀。
恰有靓妹知交,姊为导览,笑说乡关牒。民俗风淳言不尽,兄辈庖厨催切。鲜菜酸汤,杯盘情注,厚意融云月。欲题芳句,镌桃源古苔碣。
蝶恋花·花心蝴蝶
侗寨风轻晴霭渺。蝶影依人,一路温情绕。古寨幽阶青石老,木楼错落时光悄。
生态天成祥瑞兆。笑靥如花,更是衫轻俏。心向清嘉情未了,花心蝴蝶何人笑。
鹧鸪天·肇兴侗寨
稻浪依檐绕翠冈,林边寨隐抱幽篁。
溪头木舍水车转,石径廊桥客路忙。
风叩户,月盈窗,夜阑门洞透清凉。
鼓楼兴尽蛙声起,一枕清宁梦亦香。
岜沙拍照
十块搞条枪,人前装内行。
明知抠不响,就想出洋相。
【正宫·醉太平】岜沙婚戏
林间彩飘,树后藏娇。岜沙婚恋有情调,客心醉了。黑裙苗女眉间俏,怎能便宜风流少,三头八戒(肥猪作彩礼)必须交。不然拉倒!
【正宫·小梁州】黄岗正好
稻秧深处鸭儿娇,鱼戏溪桥。原生态洗澡逍遥,梯田妙,淳朴劲难描。(幺篇)未因旅(游)业丢原貌,守初心、臭气(畜禽粪便、商业化铜臭)全抛。古寨幽,民风俏,游居佳配,何处可相邀?
作者简介 王 宏,笔名王山木,贵州凤冈人,现居住贵阳。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南明区诗词楹联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国内百多家报刋和网络平台。出版诗集《塍上草》、《清秋吟》,主编《言志诗萃》、《茶乡诗韵》、《扶贫路上》等诗文集。百余首(幅)诗词被十余家出版社出版的诗集画册收录。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举报不良评论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