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胡说八道阶段
此阶段,格律工整,押韵准确。诗句东拉西扯、胡说八道。读一遍,你第一印象会认为,这些句子是作者装订错误:不是一篇中的句子错误排列在一篇中。此阶段的“诗人”是目空一切,自以为才占天下九斗,寻章摘句无人能及,格律拗救自诩无双。千万别惹这类“诗人”,遇到了绕着走。
二、古香古色阶段
通过第一阶段的千锤百炼,“诗人”感觉自己的句子白话太多,为达到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于是用生涩字来代替常用字,用到荷花就写菡萏,用到芦苇就写蒹葭。此类大仙造句艰涩,引经堆典,不明所以,自鸣得意。这类“诗人”,举手拈来。
三、行云流水阶段
到了此阶段,一般来说,能够准确地刻画一事一物,初步诗之外门,但是有一部分开始进入了迷茫,因为这个时候诗中大量的"俗字",全然没有了第二阶段的古味,诗意如水,开始怀疑这种写法到底是不是诗,陷入了迷茫。鉴于本身对人生和万事万物的参悟,水平高下相悬、参差不一。此阶段的诗人,多以文人自居,自占天下一斗,但于网间四处留连,实乃许由之辈也。另有一部分人,本身对诗并不是非常有兴趣,他们胸纳于万水千山,心淡于红尘事外,厌恶于坊间沽名钓誉,于是进入第四个阶段。
四、见山非山阶段
经过第三阶段的大浪淘沙,有一部分人开始思考什么是诗,精力多用于题外寓意上。一首作品,不再自说自话地扯着喉咙叫喊来烘托感情,而是不动声色地悠然字句中让自己笔下的文字来表达自己想表达的主题。字句如行云流水,于字句间恬淡悠然。诗人只把汉字放在他本来应该在的位置上。这类诗不是看的,而是用心体会的。无心或修养不济,无法尽知其诗意。此类诗人,言物及他,触此类通,世外观世,凤毛麟角。
(摘自:http://blog.163.com/zhengfeng_7758/blog/static/5827782201610462728601/)
友谊之花

大海洋
松谷听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