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点评 > 诗部
槐花如雪染词章
发布于1970-01-01 08:00 点击:32 评论:0 作者:王山木

1、本栏目系点评栏目,不定期挑选站内作品任诗友点评,诗友可以较详细地对作品进行点评.发表见解,百花齐放。

2、选出挑选若干评论推为“精评”。

3、与评论主题无关的评论或跟评,网站有权删除。


云仙引•花槐
范诗银(北京)
嵌日清穹,雕空净叶,堆花绚出重林。旒珠浅,藻云深。欣怡撷它一串,认取当年平素忱。思断暑濡,发苍鬓竭,风予斜簪。    
闲蝉如解痴心,且将那、丝丝凉露吟。晓照摇枝,晚辉分蕊,脆滴惊琴。倥偬韶华,杂然岁月,旧影何须长梦寻。正浮烟细,又轻岚软,雪袖霜襟。

槐花如雪染词章
——读范诗银《云仙引•花槐》有感
王宏
       初读范诗银先生的《云仙引•花槐》时,仿佛推开了老家木屋的一扇雕花小窗,满院槐花的清香裹挟着岁月的沉香扑面而来。在这个古典词牌的韵律中,范诗银先生以细腻笔触织就一幅虚实交织的画卷,既有工笔细描的自然之美,又有写意留白的人生哲思,令人于字里行间窥见生命的幽微与辽阔。
      “嵌日清穹,雕空净叶,堆花绚出重林” 如丹青妙手泼墨,以雄浑笔力勾勒出槐花盛放的磅礴气象。尤其是“嵌日”二字极具匠心,将天空化作镶嵌着金轮的玉盘,赋予画面超现实的立体感;“雕空”之“雕”字更似神来之笔,既写出槐叶通透的质感,又暗含岁月雕琢的深意。当“堆花”如云霞般漫过层林,热烈的色彩与蓬勃的生命力跃然纸上,却不知这绚烂中已悄然埋下岁月的伏笔。
       “旒珠浅,藻云深”宛如工笔小品,以灵动的比喻将槐花的形态与神韵推向极致。珠串般的花穗低垂,似在诉说温婉心事;云雾般的花海氤氲,又隐含着无尽的幽思。就在这虚实相生的意境中,“欣怡撷它一串,认取当年平素忱”,一朵槐花竟成了穿越时空的钥匙,打开记忆深处的情感匣子。这种由景及情的自然过渡,恰似溪水入潭,不着痕迹却意蕴绵长。
       “思断暑濡,发苍鬓竭,风予斜簪"如一声轻叹,将沉浸在回忆中的作者拉回到了现实。当暑气浸透衣衫,鬓角已染风霜,唯有清风体贴地将槐花簪在发间。这一“簪”字,既是浪漫的诗意点缀,更是残酷的时光注脚,曾经盛放的青春,终究敌不过岁月的流转。
      下阕范诗银先生将笔触转向心灵深处的沉吟。“闲蝉如解痴心,且将那、丝丝凉露吟”赋予蝉鸣以灵性,让自然万物都成了情感的共鸣者。“晓照摇枝,晚辉分蕊,脆滴惊琴”将清晨的光影、黄昏的温柔、露珠的清响编织成一曲时光的协奏。范诗银先生在此不仅描绘花槐的四时之美,更借物抒情,让每一缕晨光、每一滴露珠都浸润着对岁月的深情凝视。
       “倥偬韶华,杂然岁月,旧影何须长梦寻”是历经沧桑后的顿悟。人生如白驹过隙,往事如烟云过眼,与其在梦境中苦苦追寻,不如坦然面对当下。这种豁达并非无奈的妥协,而是参透人生后的从容。结尾“正浮烟细,又轻岚软,雪袖霜襟”以清空之笔收束全篇,袅袅烟雾中,身着霜色衣衫的身影渐隐,却在读者心中留下永恒的意境,那是与岁月和解的优雅,是超越时空的精神留白。
       凝眸沉思,这首词最动人之处,在于它不仅是对花槐的礼赞,更是对生命的礼赞。范诗银先生以古典词牌为舟,载着现代人的情感与哲思,在传统文化的长河中悠然泛舟。词中既有“堆花绚出重林”的热烈,又有“雪袖霜襟”的超脱;既有对往昔的深情回忆,又有对未来的从容展望。这种在对立中寻求平衡的艺术张力,正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精髓所在,也让这首词在当代词作中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作者简介  王  宏,笔名王山木,贵州凤冈人,现居住贵阳。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南明区诗词楹联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国内百多家报刋和网络平台。出版诗集《塍上草》、《清秋吟》,主编《言志诗萃》、《茶乡诗韵》、《扶贫路上》等诗文集。百余首(幅)诗词被十余家出版社出版的诗集画册收录。
点赞(0)
打赏
向编辑推荐
分享: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回复: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评分:               
内容:
呼朋唤友(@好友)
    
举报不良评论评论列表
王山木 男 64岁
贵阳 南明区
注册会员
注册日期:2024-09-25
最近登录:2025-07-31
作品数量:70
空间人气:17273
粉丝人数:8
关注的人:13
最新帖子
七言排律·万...  04/22白龙马赋  03/13七言排律·古...  08/13《曾公国藩赋...  08/20太湖山好水甜...  05/30
Baidu
map